Tuesday, February 27, 2007

prison break s2 ep18

  关于录音,始终没让我们观众听到原声,因为第一季里有播过caroline和steadman的那段对话,所以不再重复?但内容我已经忘记了...哪有那么好的记性!还是别有用意?原本料想不会这么顺利的拿到证据,果然,绕了一集的圈子,最后没有法律效力.做了无用功.不过,scofield是不会放任不管的,我对他完全有信心.
  关于bagwell,拥有天才的脑袋,犯下魔鬼的罪行.聪明如他,竟然找到一个和自己长相极为相似的医生,自然而然,倒霉的医生成了替死鬼,他摇身一变,成了知识分子,偷梁换柱这一招用的真不赖.不记得有多少人做了他的"刀"下亡魂了(看pb真是一项考验记忆力和细心程度的工作啊~~).
  关于franklin(nickname:C-Note),应该不会就这样死翘翘吧,否则也太可怜了,无限同情他...
  关于sucre,上帝的宠儿,无论何时他过得都比较舒服,虽然对比t-bag就不占上风,但两人的智商不可同日而语(当然不是说sucre苯,sucre和正常人差不多,t-bag非常人可比也).不过ms他下一集可能会遇到困难,他的表哥不太可靠哦.
  关于bruce,这是个没有前情提要我不会想起来的人物,原以为是个坏人,却帮sara找到了micheal父亲的好友-前司法部长green,谁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呢,但愿不是迷魂药.
(ps:周二是pb日,所以堕落一下,明天要自习喽~~study hard and make progress everyday~~not 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

用google docs&spreadsheets时发现一个bug,在搜索框里输入某些中文词语时,在网页中搜索时会出现乱码.应该是编码的问题?我搜索的词基本是医学术语(如生理学、解剖学等),如果搜索一般的词如"文件"、"你好"什么的,则不会出现乱码.(不知有没有人更早发现呢?)虽然这不影响google文件的使用,但google在此放置search engine的目的不就是方便用户搜索、不必再回到主页上吗?
发现google book search用来搜英文原版书真的很好用,我们的专业课需要不少英文参考教材,随便搜了一下cell biology,出来一大堆书目,虽然不能全书阅读,但也有很多内容,这时彻底体会到用google的好处...

Sunday, February 25, 2007

硕放机场

  也许是全国最小的一个机场?4个乘机柜台、4个登机口、整个候机厅是南京禄口机场一条航线候机室的大小...机场路那个窄,就没法用词形容.一路上不断看到"军事禁区禁止入内"的字样,原来是军用机场改建的,难怪.据说要扩建成苏南国际机场,一直纳闷苏南地区机场居然在无锡先起头,看经济应该是苏州才对;转念一想,说是建在无锡,其实离苏州也很近,这样方便了大家嘛!
ps:还是最喜欢高崎机场,因为比较新;最喜欢厦航,因为安全,感觉波音737比空客319更舒服一些,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

Friday, February 23, 2007

明天我要飞回去啦

  看到题目,想起"明天我要嫁给你啦"的调调,嗯,恶寒~~不许思春!!!假期就这样晃悠晃悠的被我晃过去了,除了泡在网上,哪也没去.带回的两本书"the century of gene"和"letters to Lily",本打算仔细研读的,看来是高估了自己的英语水平.下学期要狠抓英语了,那焦心的cet-6成绩还未揭晓,估计凶多吉少...阿弥陀佛,菩萨保佑.下学期的课看起来还是不少,不过政治类课程已宣告结束,还是得说一声"万岁"!
目前的计划是:
1.专业课第一,英语第一
2.很想加入google camp,但是漳州这边的好像没什么动静的说!不知有没有什么要求?本人对计算机专业的东西可是一窍不通的说!
3.科学上网,上学期耗在网上的时间太多了,后悔ing~~
4.关于第三学期,可能会组织实践吧?如果在学校实践不了,偶就准备回家打工~或学开车~
5.自从上了姑姑的"社会课",我一直在思考:是不是应该投入精力多参加一些活动.想来想去觉得不行,本人既没有歌舞才艺,又无组织管理能力,天生不是那块料~~加之老爸常在我耳边唠叨:学好英语,考个TOEFL/IELTS什么的,拿奖学金去HongKong...这目标是有点远大HOHO~~不过为之努力吧...

Thursday, February 22, 2007

Web2.0...The machine is Us/ing Us


  在Liony的blog上看到的一个视频,解说web2.0,很有创意也很有深意.发现Liony也是从别人那里转的,不知到我这里是第几手了呢?正应验了视频中的一句话"The web links people."

Wednesday, February 21, 2007

All about my English

 As to this topic,I just pick a word to describe my english:poor,but I sitll detemine to express something in my very poor english,for I saw ChenBo's blog yesterday,and changed my mind on studying english.Once I considered that write down my thinkings in english can't improve it at all because I would make mistakes (on either grammer or vocabulary),and what was worse is I would not find them and maybe will use them incorrectly forever,it's horrible thing.But now I think studying a language lies to use it in daily life,If I don't use english very often,I may not make many mistakes but at the same time,I may forget it.
 Last night,I watch a english contest on cctv international channel.These players all possess fluent english,I also have a dream that one day I'll speak english so well,but I know no pains no success.Just use the attitude like one person said:take english as my lover,and I want a go.
Sometimes,people need to change.To myself,I have to overcome lazy--my strongest enemy,I have confidence to beat him.There is such lyrics said"though you want to,though you try to,you can not stop the rain"in westlife's song "heal",however,I say"as you want to,as you try to,you can stop the rain"!

prison break s2 ep17

  曾有pb迷说过,看越狱就像便秘.虽然这么说不太雅观,但今天我有了同样的体会.已经是中国时间的周三,但pplive还未曾更新;虽然用的是宽带,但下载速度依然慢的惊人,让我无比怀念刚使用电信的那会儿,网速真无愧于信息高速公路这个词.
  言归正传,这一集没有太大的看点,也没有让人大呼精妙之处,可能编剧已经绞尽脑汁想不出什么出彩情节,也可能我已经看到有免疫力,对什么都见怪不怪了.sucre依旧延续他的好运气,成功见到了女友(其实我挺纳闷,编剧实在太偏爱他了,除了之前差点被淹死,都没遇到其他困难...);frankin被逼得走投无路,决定自首以挽救女儿的生命,并承诺mahone帮助他抓住scofield,条件是释放他的妻子.其实个人觉得他是pb中最惨的一个男人,因为自己的正义被军队开除,为了维持家庭的生计被捕,现在为了老婆孩子去死,命真是有够衰的.不知他了解什么内情呢?印象中,无非是知道500万的事情啊,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也不算什么线索了,不知将如何继续;重头戏依旧是scofield如何拿到sara父亲遗留下的东西,倒是费了一些周章,还动员前监狱长pope帮忙,因为他是那家雪茄俱乐部的会员.最终成功拿到一个U盘,并甩掉了killerman.最后一个镜头埋下伏笔,等待下一集确认那个U盘里是否有他们需要的证据.追着看pb得到的最大启发是:永远不要确认任何事情.In other words,everything is possible.唯一让人想不到的情节是,t-bag十分痛苦地放弃了他的"爱人"一家.看起来,他的变态只是社会造就的产物,他内心深处还是有软弱的.还有,他回想童年生活的那一段,他老爸总是强调:我儿子以后是做总统的料.是不是有什么深意呢?唉,看得都有神经质了.
  听到有传闻说,越狱还有第三季.我却觉得可能性不大,目前在逃的只剩4人了;而且pb在美国的收视不咋的,Fox不会投资在不赚钱的电视剧上吧.

Tuesday, February 20, 2007

我20岁了!!!

  跨进20岁这个门槛,一方面是欣喜的,我已经是个大人了;一方面是感叹的,不知不觉我来到这个世界已经20年了,好像人一过20年龄就会飞速朝前奔,我似乎已经看到30在招手.
  总的来说,今天还是挺快乐的,收了一束红玫瑰,一套banderi的CD,外加不少money.呵呵,有一点遗憾就是没有邀请以前的同学来.因为我这生日不是时候,正月初三谁家不在走亲访友啊,而且我的高中同学都离我家很远,坐车最少也得一个多小时的说.
  因为在我们这边,人们的10岁倍数的生日都称作大生日;对于女孩来说,20岁更有不寻常的意义,是在娘家的最后一个大生日(??!!).这次老爸请了4桌人,大多是亲戚或好友.可能是春节的关系,请更多的人人家也没法来.去年暑假的时候,我一同学20岁生日,搞了十几桌,乖乖...隆的咚!
  许了几个小小的愿望,一是希望全家身体健康,二是希望自己的学习更上一层楼,三还没来得及想好,我已经把蜡烛吹灭了.希望自己在今后的日子里,改掉早已想改的毛病,做好早已想做的事,达到早已想达到的目标.A za A za fighting~~
 

Sunday, February 18, 2007

新年快乐:今天页面大改动


  农历新年的第一天...都说新年有个新气象,但我依然向往常一样执行着猪的作息时间.没办法,今年是猪年,而且据说是60年不遇的吉祥金猪年...HOHO~~
  下午在网上闲逛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提供blogger模板的地方,虽然只有6套模板,但都挺漂亮的,完全脱离了blogger官方提供的模版的样式.果然互联网上高手众多呀,不得不再次感叹自己的渺小.接着开始我的改造工程,下了一个比较简洁的模版,它通过js实现了导航栏的伸缩效果.点击页面上方的pull标志,就可以看到导航栏.由于我不熟悉css,所以修改参数的时候花了好长时间,sigh...
在奋战的过程中发现了2个不足之处(本想找人家的bug的,可惜自己水平有限),一是google搜索代码写错了,可以到http://www.google.com/searchcode.html 获取正确代码.二是设计的回复功能不太方便,快捷方式是点击每篇帖子发表日期那一行最右边的数字或直接点击帖子名.其实通过修改代码是可以把留言显示到主页面的,不过懒得改了,我就这臭水平,万一改坏了就玩完了.
  再来说一下安装模版的方法,从这个网站下载你喜欢的模版,解压后得到一个txt文本和一个包含图片的文件夹.文本里装的就是代码,视自己的情况进行修改.图片则要全部上传到网上空间,最好有一个比较稳定的空间(这里说一个小诀窍,用google搜索free web hosting会找到许多国外免费空间).最重要别忘记把代码里设计到图片url的地方都改成图片储存后的url.

Friday, February 16, 2007

Amazing grace

  除夕鸟~~
  为了不破坏自己的心情,今天决定不看白巨。下了主题曲来听,名字叫amazing grace,曲调悲凉,现在听到这声音眼前就会浮现出电视剧上的画面。背景是永远不变的白色巨塔,一只手无助的伸着,不知是病人们求助的手还是医生们争相往塔顶爬的时候,眼见达成目标无望而伸出的无奈的手,抑或是想把上面的人拉下来、奋力一拼的手?
原来这首歌是是首圣诗,难怪如此大气,就是有点悲怆。


歌词如下:
Amazing grace, how sweet the sound that saved a wretch like me.
I once was lost but now I'm found,was blind but now I see.
T'was grace that taught my heart to fear and grace that fear relieved.
How precious did that grace appear the hour I first believed.
Through many dangers, toils and snares we have already come.
T'was grace that brought us safe thus far and grace will lead us home.
How sweet the name of Jesus sounds in a believer's ear.
It soothes his sorrows, heals his wounds and drives away his fear.
----Must Jesus bear the cross alone and all the world go free?
No, there's a cross for everyone and there's a cross for me.
When we've been here ten thousand years bright shining as the sun;
We've no less days to sing God's praise than when we first begun.
下载

教授会与蔷薇会

之所以把这两个名词放在一起,是因为我觉得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像数学中的映射关系一样,确切的说,是一一映射。教授会是原象,而蔷薇会是象。
  蔷薇会即教授夫人会,很可笑的竟然还起了这么个名字。鹈饲夫人说成立这个会的目的是为了让浪速大学医学部更好的发展云云。其实,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本来同一个阶层的人聚在一起很正常,但电视剧总要表现的夸张一些,于是有了这个组织,随之而来的选举制度也就不足为奇,于是鹈饲夫人以19票(自己弃权)连任蔷薇会会长这样荒谬的情节也就显得无可厚非。教授会讨论医学部内部事务(只涉及政治吧),蔷薇会则是众教授夫人互相攀比的无聊聚会,夫人们的地位就是自己的教授丈夫的地位的体现。这时我理解了什么叫拴在一条绳上的蚂蚱。
  我想重点说的是与这两个会格格不入的几个人,女方阵营由东佐枝子和织代子组成,男方阵营是里见和大河内教授。虽然他们都很正直善良,但在白色巨塔的阴影下,却是一群孤独的人。到目前为止,我觉得佐枝子和织代子还不算可怜,至少那个蔷薇会只能算教授会的附属机构,一群大妈们聚在一起没什么好事,不去参加也无所谓,而且,她们结识了彼此并成为谈得来的朋友,在心灵上总算有个寄托吧。让我震惊的一幕是大河内出现在教授会上要求加入教授评审会,鹈饲会长无不惊讶的表示:“大河内教授真是稀客啊,从来没出席过教授会的人竟然出现了。”说实话,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的心是颤抖的。我无法想象生活在被同事排挤的世界里该是多么压抑,我想如果是普通人一定会崩溃,还能坚持自己的追求吗?
  电视剧里塑造的角色本来就会带夸张色彩,所以像里见这样的圣人在现实中少之又少吧。大多数人会在理想与现实中徘徊,寻找一个自己的平衡点。希望所有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PS:原本打算一扫而光的,结果看这部电视剧太费脑筋了,我不得不看一集消化一下再看下一集,结果这进度...sigh...

斗心

“这个世界的人际关系,不到最后没人知道会是怎样。”
真让人心寒。想我们生活在远古时代的祖先,应该没有闲功夫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吧,因为那时候的首要问题是生存;中国有句古话道“人之初,性本善”,我也相信,因为情感这一块还没有很完善,婴儿应该是没有爱恨情仇的吧。于是总结出,当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精神世界便开始蠢蠢欲动,自私、欲望、仇恨...接踵而至,充斥着人的不知是大脑还是心房。
人类发明了最高级别的争斗方式:斗心。不知怎的,总觉得中国人挺热衷于攻心战的研究的,因为出了很多成果。比如很多形容人心的成语。一方面可能因为我们的文化积淀比较深厚(不可否认的它也是一种文化),另一方面就是我不大接触外国文化,也不知人家的花花肠子到底什么样。不过看过一本讲东西方人思维习惯差异的书,确实,东方人思考问题时善于联系,而西方人比较直接。善于联想的直接后果是想问题七绕八绕,想让对方看到自己表面问题下隐藏的真实目的,既然要从对方的角度考虑,必然先得揣摩对方的心理,结果这心战就这么打响了。
人际关系,无疑是很复杂的一门学问。而且很不幸的,这是人生的必修课。忽然发现,好像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心机真的会加重,做一件事会权衡利弊,考虑再三,其实有时候这种利弊不是纯粹必须的。在这种时候,我就无比的怀念从前,傻傻的什么也不去考虑,也不用考虑,是多么幸福的事。不想长大,我在心底大声呼喊,可是时间不会答理我。
越来越觉得自己好像提前进入更年期,经常啰里啰唆的说废话。本想说白色巨塔的,结果就提了一句台词,严重跑题...

Wednesday, February 14, 2007

当医学遭遇政治

看完白色巨塔第一集,确实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片,难怪被称作是日剧之神。
个人认为它以细节取胜。比如开头一幕的财前练习手术步骤的场景,东教授早诊时一护士将杂志藏起来的场景,财前和里见对话中间使用打火机的场景,虽然都是很小的细节,但无不蕴含着深层次的意味。正是这些细节的运用,不仅使整个故事的进展更加流畅和真实,而且不知不觉中升华了一些本质的东西。
医疗界确实是挺复杂的,表面上看,财前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一心想向上爬而不顾病人的坏医生,里见则是热情又单纯的、以病人为中心的好大夫。事实上,关系远没有这么简单。现实是什么?是能扎破你所有幻想气泡的一根针。财前努力地想保住自己的前途,显得很自私、冷漠,然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想,谁不想自己有个锦绣前程?仅仅因为医生做的事关人命,于是一切显得不寻常起来。试想财前若从事的是其他职业呢,凭自己的努力争取更高的地位,也没有损害他人的利益,无可厚非。并且他自己说的一句话:我若是得罪了鹈饲教授,今后做事畏首畏脚,岂不是损害了更多病人的利益?这话咋听咋不顺耳,然而在一定程度上也不能说它错。里见呢,毫无疑问的是好医生,他的理念是治病不仅要治好病人肉体上的疾病,也要抚慰他们心灵上的创伤。因此他身体力行,对待患者很热情、诊断病情很谨慎、一切为病人考虑甚至不怕得罪权威,从很多地方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亲患者”医生。可是有些时候不得不说他真的太单纯,有些事情不是自己努力就能够办到的,真的。第一集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么一个片断:里见怀疑鹈饲教授的诊断有误,觉得一位女患者可能得了胃癌并发胰腺癌,于是请财前帮忙确诊,财前确定了这是罕见的并发症,出于对自己仕途的考虑决定抢下这个手术。里见让他对患者说明的时候婉转一些,怕患者承受不了。然而财前很直接地告诉患者她得了癌症,并保证自己会把她治好。里见对他的这种行为很不满,说:“医生不是神,和患者一样也是人。你怎能向患者打包票呢?”财前不以为然。后来,当他知道误诊的是医学部部长鹈饲教授时,他退缩了,想要取消手术。里见质问,身为医生,应该尽力拯救患者不是吗?此时的财前回答道:“医生不是神,医生是人。”超级讽刺也超有意味的一个情节,两个立场完全不同的人说出同样的话,尽管含义不同,说话的心态不同,语气不同,但我想,多多少少也有相同之处吧,那就是做医生的无奈。然后又想了很多很多,这世上有很多事是人无能为力的,你想让事情往好的状况发展,然而就好像有一只无形的手扰乱你计划的一切。当前老百姓对医院、医生的印象很差,但说实话,有些时候医生也是身不由己,那究竟是谁之过?说不清。也许归根结底没有对错,是非永远是最简单也最难搞明白的逻辑问题。
当医学遭遇政治,会发生什么?到白色巨塔里找寻答案吧。

Volentine's Day

情人节.
本来不记得的,对于单身人民来说,这个festival没有意义,嗯,我想来想去唯一的好处就是--给自己疯狂的吃chocolate找一个借口.疯狂?有点夸张.但是我前几日着实疯狂的消灭了不少Dove,涉及各种口味、各种规格(自认还是榛子果仁和白巧克力最好,薄荷的口味一般般,香椰片的太甜,所谓的香橙味也只是多了一味香料...)所以,今天已经对巧克力产生反感.
结果又是google的节庆logo让我猛然想起,today is volentine's day.然后又顺藤摸瓜的发现,好多网民热衷于搜集google的logo.Frankly speaking,这些logos确实挺惹人喜爱的,很欣赏这六个字母变换组合的各种图案.


2007.2.14



2005.2.14



2004.2.14



2003.2.14



2001.2.14



2000.2.14


最后还要说一句: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呵呵,此话决不酸...

Sunday, February 11, 2007

[面对面]王志专访沙祖康:我是"中国派"

昨天晚上调电视时正好看到这个节目.觉得沙祖康这个名字很耳熟,就看了起来.哦,他就是几天前被任命为联合国主管社会和经济事务的副秘书长.这个老头真挺幽默的,讲话也很有魄力,和一般印象中温文尔雅的大使形象很不一样.
原来这位大使就是以大胆敢言出名的,以至于一些人称他为中国外交界的"鹰派"人物.对于这种评价,他笑称:我不是鹰派,也不是和平派,我是中国派.

沙氏经典语录
1.1997年沙祖康奉调回国,出任新成立的军控司司长.针对美国研发和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和战区防御导弹系统(TMD)在给外交部干部做形势报告时,将其与两个国骂联系起来,引起全场大笑.
2.2001年沙祖康在一次与美方就军控问题的会谈中说过这样的话:"中国是文明古国,有几千年历史,文化积淀很深,道德观念强,有强烈的荣辱观念,说了谎话都会红脸.回想起来我们有点对不住朋友,原来签好合同的项目,因为我们要履行国际责任,而不能向朋友提供原来允诺的东西.而有些国家千方百计向台湾出售军品,却反说我们搞扩散,他们说这些话从来不脸红.可能是没有那样的文化积淀吧."
3.2004年3月,联合国第60届人权大会在日内瓦召开.美国代表在会上攻击中国人权状况.沙祖康在会上即席答辩,言词尖锐且不乏幽默:"我们建议美国自己照照镜子.虽然中国并不富裕,但愿意向美国免费提供一面镜子.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我们将散发的《2003年美国人权状况白皮书》.但我在此建议大家不要在睡前读,因为那会让你做噩梦的."
4.去年8月份沙祖康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采访时,让美国就中国的军费问题闭嘴,一度成为人们谈论的焦点:
"It's better for US to shut up and keep quiet. it's much much better."
"why blame China? No! Forget it. It's high time to shut up! It's US sovereign right to do whatever they think good for them. But don't tell us what is good for China. "
5.就台湾问题,他说:"台湾不管在谁支持下,从宣布独立的那一刻起,中国就没有其他选择了...我们将使用我国政府能够使用的一切手段,自行解决问题,任何人对此不要心存任何幻想."

觉得外交官应该就是要这样,有礼有节,不卑不亢.敢叫美国闭嘴的,沙祖康是也.一直以来,中国在外交上显示出来的态度都不是很强硬的(现在有所改观),所以沙祖康这样的外交官员,奇货可居也.中国虽然在不少方面不如别人,但至少不应该输了气势,怎么着也是拥有全球四分之一人口的泱泱大国啊...

Friday, February 9, 2007

Tell Me Why

一首反战歌曲,由10岁的英格兰男孩Declan Galbraith演唱.
在网上听说这个孩子的声音了不得,然后看了他的tell me why的视频,果然是个天才.除了声音之外,他在MV中稳重、成熟的表演完全不像一个10岁的孩子所做的.
关于Declan Galbraith的详细介绍



Thursday, February 8, 2007

google地图上线

今天上谷歌的时候发现多出了地图新!的标志,前些天都是去的英文主页,所以也不知道是不是今天刚更新的.试玩了一下,好像是有新的数据上传了.相比前一段时间来说,现在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家旁边的道路.不过对比google maps,还是少了不少东西的,比如satellite和hybrid.google在中国还有待继续努力...

春江路向左走到尽头就是我家...与扬子江路交界处就是偶的初中



厦大医学院和厦大医院,还只有名称而已



漳州校区还未出现,本人画的红箭头的指向应该还是准确的吧,HOHO~~

Tuesday, February 6, 2007

初步看懂心电图

去年12月的一段时间,老妈心脏不太好,诊断是窦性心律、ST-T改变.今天收拾房间的时候看到了当时做的心电图,完全看不懂...
在网上下了一本图谱来看,搞清了初步看懂心电图所要知道的几个要素.
心电图是由一系列的波组所构成,每个波组代表着每一个心动周期.一个波组包括P波、QRS波群、T波及U波.
(1)P波:心脏的激动发源于窦房结,然后传导到达心房.P波由心房除极所产生,是每一波组中的第一波,它反映了左、右心房的除极过程.前半部分代表右房,后半部分代表左房.
(2)QRS波群:典型的QRS波群包括三个紧密相连的波,第一个向下的波称为Q波,继Q波后的一个高尖的直立波称为R波,R波后向下的波称为S波.因其紧密相连,且反映了心室电激动过程,故统称为QRS波群.这个波群反映了左、右两心室的除极过程. 
(3)T波:T波位于S-T段之后,是一个比较低而占时较长的波,它是心室复极所产生的. 
(4)U波:U波位于T波之后,比较低小,其发生机理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是心肌激动的"激后电位".



正常心电图


窦性心律--窦房结是心脏的起搏点,凡是起源于窦房结的心律,称为窦性心律.到目前为止,我只理解这句话
然后ST-T波的改变好像有n多种原因,我已经看得头大了.唉,当个医生真不容易啊...

prison break s2 ep16

今天又是pb日了.照例要完成任务滴...
16集的看点是
1.micheal和sara见面了,觉得他们爱得太辛苦了...当然,越狱的主题不是爱情,但不管什么电视剧,感情戏总是很好的调剂片断.据说sara的扮演者sarah怀孕了,可能sara很快会在导演的安排下"死去"吧.这样一来,少了第一也是唯一的女主角,pb还怎么p下去啊?
2.brad开始当mahone的running dog(走狗的直译,自编的).想不到brad还是迎来了事业上的第二春哪.不过还是咒他没有好下场!!
3.精神病死掉了.本来以为他会有挺多戏份的,谁知...亲眼目睹了他的尸体照,不过,在pb里什么都有可能发生啊.就像当初阿布死的时候,许多人推测他是假死.
然后,这一集里有两个小把戏:
一是micheal,lincoin,sara和kellerman在坐火车去chicago的途中因被警察盯上,佯装在xx地跳车,引开了警察,实际上是找了4个火车公司的职员扮成他们跳了下去;二是kellerman识破了kim的诡计,本来以为真是女总统打电话给他,还让我们观众担心kellerman会不会摇摆不定,谁知是kim指使一女的伪装成carolin的声音(当然使用高科技)打的电话.唉,总之pb里这种双方斗智斗勇的细节比比皆是.套用一句成语就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



Monday, February 5, 2007

童年游戏

在雅虎上搜到的一些图片,真是倍感亲切啊...

Sunday, February 4, 2007

dewplayer

在一个校友的GP上发现了这个不错的播放器,很简单,但看起来很舒服.终于不用再面对死板的mediaplayer啦.据说这个播放器样式是一个法国的艺术家原创的.更多内容见别人的blog吧,懒得再转过来了.
还有就是,google了一下dewplayer,发现了一个在线生成flash mp3 player的网址这里


播放前



播放中



暂停时

Saturday, February 3, 2007

论洗澡

刚刚从澡堂子归来...原本从没想过洗澡也是一件值得说的事情。一直以为每个地方都有澡堂,直到去南方上学以后。当地的同学说从没进过澡堂的时候,真是晕哪,其实,在澡堂洗澡也能算生活中的一种经历吧。当然,由于南方的气候关系,也没必要去澡堂洗澡。
想起小时候洗澡的情形。那时经常在妈妈的厂里的浴室洗的,冬天时每隔几天就盼着妈妈下班回家,然后拎着装有洗浴用品的小塑料篮和鼓鼓囊囊的衣服,坐在妈妈的自行车后面,直奔厂里浴室。至于本人为什么如此热爱洗澡,因为那时住在妈妈单位分的房里,左邻右舍都是老妈的同事,又有许多和我一般大的孩子,关系自然是很好,而每次去洗澡的时候都会碰到不少小伙伴,哈哈,小孩子们在澡堂里玩耍,要多尽兴有多尽兴!说个题外话,本人在高中寄宿学校的时候,也经常和室友们玩这一套呢,不知是不是小时候留下的毛病...在童年时期的若干次xz过程中,本人曾有2次进入男浴室的经历。当然那时年纪还小,具体细节已经忘记,只觉得男浴室好像游泳池...
长大一些之后,有一段时间听逃避去澡堂的。不知是不是有了和吃了知善恶树果后的夏娃同样的想法?maybe吧。再长大一些后,对于zt也无所谓喜欢或讨厌了,因为这是生活的一部分,无论喜欢和讨厌,你总是要去的。生活的哲学告诉我,有些东西,终究不会随着你的意愿而改变。而且,我开始觉得,在别人面前裸露也没什么,有时候,人们反而需要这样的坦诚吧,尽管只是身体上的。现代人有太多太多的伪装,活得真是累。忽然想到一个裸奔的故事,忘记了是谁讲的,反正是在课堂上听的。说一青年(好像是大学生)为了写出好的论文,体验了一回裸奔的快感。裸奔自然需要极大勇气,其实在zt洗澡也需要勇气的。饶小白说我们这是习惯成自然,我不否认有这样的原因,但如果你极力抗拒的话,依旧可以不去zt的。以现在的条件,在家装个浴霸也不是什么费力的事。由此我又体会到,既然都敢在别人面前裸露了,还有什么事情是不能做到的?
(PS:这篇东东怎么看怎么怪,明显的前后自相矛盾嘛!原谅我,马克思教育我,看问题要学会辩证!)